漫漫小说网 > 科幻小说 > 小米重工,第一次创业! > 第136章 对赌!(第一更!)
    第136章 对赌!(第一更!)

    薛洪昌说完话之后,就一直看着林易,等待林易的反应。

    而林易这边,在心里下定决心后,极其干脆地端起茶杯,向薛洪昌做出一个敬酒的动作:

    “那么薛书记,如果我想要这块地,该怎么走流程呢?”

    “流程并不难!”薛洪昌起身,回到办公桌前翻找片刻,很快就拿着一份文件来到林易面前,放下文件,用手指着说道:

    “你看一下这份文件就知道了。”

    在薛洪昌的示意下,林易接过文件翻开,一个字一个字研究起来。

    【关于姑苏市新兴企业,新型科技企业扶持计划的试行稿】

    【序章:华夏于2002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,正式进入了国际合作,开始扮演起属于自己的角色。

    但是,根据相关数据统计,在国际贸易中,华夏扮演的角色天然处于劣势。

    在这种大前提下,各地付出的人力物力和收益不成正比。

    姑苏自然也在其中。

    想要改变这种情况,我们的企业必须实现弯道超车,必须找到新的增长点。

    甚至,在关键时刻,我们还需要强制抛弃一些落后的东西。

    可现实非常残忍,高昂的创业成本,让很多新兴企业压根就撑不到创业成功的那一天。

    尤其是一些科技制造类的企业。

    但这种企业,偏偏就是我们未来需要的企业。

    因此,经过组织会议讨论,决定在一定程度上,对这一类科技制造类企业进行扶持,定点扶持。

    但是,扶持归扶持,我们必须要放亮眼睛,甄别出其中鱼目混珠的鱼目。】

    在序章后面,才是这份文件的正式内容。

    正式内容就非常直接,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。

    第一章:扶持对象筛选条件。

    第1条:该企业许可证经营范围以及实际经营范围,需要以新型科技,新型材料为主,传统企业需要做出科技创新,普通无创新传统企业不在于扶持考虑范围。

    第1.1条:新型科技主要类别:新能源电池,芯片……

    第1.2条:新型材料主要类别:特种用途钢材,特种用途复合材料,特种……

    第2条:该企业上一年度缴纳税费需≥500万元(备注:该税额额度为最终完成退税结算后额度,完成最终退税结算后剩余税额<500万元则不做考虑。

    单独企业计算时,以该企业缴纳的税费进行计

    集团公司计算时,只计算该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,及全资分公司,非全资子公司及分公司不纳入计算范围。)

    第3条:报名参与扶持计划的企业,需要尽快提交相关项目策划书。

    第3.1条:项目策划书需要包含启动项目名称,内容,以及未来发展规划。

    第3.2条:项目策划书中,需要载明项目可量化的发展时间,以便于项目进展监督。

    第3.3条:项目策划书中,需要载明项目具体启动时间,获得扶持计划支持的企业,需要在扶持协议签署360自然日内进行启动。

    超期视为放弃,经过评估后,姑苏市有权收回扶持计划中提供地块。

    第4条:受扶持企业需要在整体扶持周期结束前,完成指定目标。

    第4.1条:获得诺贝尔奖。

    第4.2条:获得图灵奖。

    第4.3条:获得国家级进步奖。

    第4.3条:单年度营业额大于20亿元人民币,并且纳税超过2亿元人民币。

    (该条款计算时,同样为完成最终退税核算后税务金额。)

    第4.4条:500条及以上发明专利,需经过审核,确认符合该企业发展方可进行评定。

    第4.5条:1000条及以上实用新型专利,需经过审核,确认符合该企业发展方可进行评定。

    (以上条款至少需要满足三条!)

    第5条:整体扶持周期为4年+360d,除获得土地支持外,还可获得税务减免优惠。

    获得扶持企业在该周期内未完成项目策划书内容,或者未达到相关本方案载明要求则视为失败。

    企业需要补缴土地出让金。

    土地出让金按照签署扶持协议后第3年周围土地出让金价格进行计算。

    (即2010年5月签署协议,则以2012年5月土地出让价格进行计算。)

    条款内容并不多,没费多大功夫,林易就看完了所有条款。

    前面的条款都还好,唯独第4条条款,他直接没绷住。

    但是想了想,把诺贝尔奖加到各种条款里面,然后当做扶持条件这种事,整个长三角地区,是个城市都在搞。

    所以重点就得放在后面,放到其他条款上面。

    当年度营业额大于20亿元,并且纳税超过2亿元,这是小问题。

    500条发明专利,这更是小问题。

    至于后面的1000条实用新型专利,那更是小问题。

    将条款文件放下,林易并没有急着开口,而是先将条款文件推回到薛洪昌面前,手指轻轻在桌面敲击,随即满脸玩味地朝薛洪昌说道:

    “薛书记,你们这个坑,挖得有点大呀。”

    薛洪昌淡淡一笑,将条款文件抓到手中,然后慢慢裹成一根圆筒,拿在手里挥了挥,又朝林易问道:

    “所以,林总敢不敢跳这个坑呢?”

    “跳了,500亩土地,还有对应的税务扶持。”

    “不跳,过了这个坑……咳咳……过了这个村,就没有这个店了。”

    “这毕竟是试点,试点试点,如果连试都没人敢试,那以后这一类的扶持工作,就没法开展了。”

    说着,薛洪昌脸上露出一脸惋惜的表情,随后又是一阵唉声叹气。

    在周天明和林易的注视下,他缓缓起身,将那份条款文件放回到办公桌上,放回到那一大堆资料里。

    把资料放好,他又回到沙发边上,拎起茶壶,给两人续水。

    他做这些时,林易的目光全程都落在他身上,全程跟着他移动。

    而旁边的周天明,则在不停的给林易打眼色。

    等茶水续好,等到薛洪昌重新在对面坐下,等对方重新拿起茶杯,正准备喝水时,林易右手食指竖起,摆了摆:

    “500亩土地不够。”

    噗嗤!

    哗啦!

    “咳咳咳……”

    薛洪昌正在喝水,骤然听见林易这一句话,心下一急,杯子里的茶水直接灌到了鼻腔,将他呛了个半死。

    手里的杯子,也随着这一激动,直接掉到地上,摔了个稀碎。

    目光在玻璃碎片上定格片刻,他猛地抬起眼盯着林易,他脸上没有任何表情,完全如一块木头一般:

    “你什么意思?”

    随着他的声音响起,林易左手指向薛洪昌背后的办公桌,指向那堆在一起的文件:

    “意思就是说,你第4条的条款里面,除了第4.1条和第4.2条无法满足,剩下的,我都可以满足。”

    “但是,500亩土地不够,我要1000亩。”

    “当然,越多越好。”

    林易表情十分严肃,但薛洪昌在听完这一番话后,却是发出一声轻呵,随后就低下头,继续看着脚边的玻璃碎片,话语淡淡:

    “说大话不是好习惯,我前两天才见过一个人,那家伙说,他有新能源车的技术。”

    “可以制造新品种的氢能源车,只需要加水,就可以让车跑……”

    薛洪昌话还未说完,对面就响起了鼓掌声,只是那鼓掌声两拍高两拍低,稀稀拉拉的,只要耳朵没聋,都能听出这鼓掌声里面的嘲讽。

    至于鼓掌的人,那自然是林易。

    听了一会儿嘲讽的鼓掌声,薛洪昌抬起头,向对面的年轻人翻了一个白眼,没好气地回答道:

    “我学过基础的物理和化学,也知道能量守恒,所以你不用嘲讽我。”

    “那人被我扔出去了,同时我也给上面的领导打了报告。”

    “至于领导想不想搞,那不关我的事,起码只要我在寒山寺一天,那什么加水就能跑的车,就不可能出现在这里。”

    斩钉截铁的说出这句话,薛洪昌身体迅速坐直,看向林易的目光里,也多了一份审视:

    “你别忙着嘲讽别人,你说说,你要1000亩土地准备干什么?”

    “该不会,你的创业项目,就是这个所谓的加水车吧?”

    这一次,轮到林易开始翻白眼。

    白眼翻完,他取出自己的诺基亚,将里面的电池抠出来放到桌上:

    “创业项目是这个。”

    “这个?”薛洪昌将电池抓到手里,掂了掂分量,又将电池竖起送到眼前,右眼看着电池,左眼看着林易:

    “寒山寺区也有一家电池制造公司,这家公司的存续情况,只能用一言难尽来形容。”

    “过几天,市里面的环保规定一下来,这家电池制造公司就可以宣布关门滚蛋了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你说这个,需要1000亩的土地,我不敢苟同。”

    “你说的是那个彩虹电池?”林易皱皱眉,吐出了一个名字。

    这个名字,也让薛洪昌的眉头皱了一下,看到薛洪昌如此表情,林易心里一乐。

    直接就笑了出来。

    这个工厂就在寒山寺区,就在小米重工往北大约六七公里的位置。

    能记得这个名字,全靠这家电池厂自己实力硬。

    上辈子,这逼玩意儿往大运河里暗管排污,然后还非常嚣张,然后就被人抓了。

    在这个公司被处理后,整个姑苏市开始了为期两个月的环保治理大调查。

    搞得那叫一个怨声载道。

    林易将桌上的电池抓到手里,轻轻抛了一下,随后补充道:

    “彩虹电池主要生产的是各种遥控器,还有手电筒用的电池。”

    “至于手机电池,我记得他们生产过一批,然后因为质量太差,差点把下游厂商的仓库给烧了,然后被下游厂商直接给干了。”

    “好像就去年的事,当时闹得还挺大的。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时,林易利落地起身,缓缓来到薛洪昌身边坐下:

    “薛书记,咱俩明人不说暗话,你去年刚刚过来,还年轻,难道你不想往上挪一挪?”

    面对这个问题,薛洪昌并没有急着回答,而是转头看向周天明,皱着眉问道:

    “我很想知道,你周天明主任是出了名的三不沾,怎么就想着帮这个年轻人呢?”

    在他的注视下,周天明竖起三根手指:

    “至少三万人的就业,还有几千个退伍军人安置指标,如果这都不帮,我该帮谁?”

    “帮你那个加水车?”

    “万一是加水车呢?”薛洪昌问。

    周天明竖起一根手指,轻轻摇了摇,然后又指向自己的眼睛:

    “做实事的人,和吹牛的人,我一眼就能看得出来。”

    薛洪昌摇摇头,继续平淡地说道:“我的权限只有500亩!”

    这波澜不惊的话语,并没有打消林易的想法。

    没人会嫌弃自己的地盘大。

    既然让自己撞见了这件好事,那肯定要想方设法,为自己谋求更多的利益。

    政策只会越来越收紧,再过两年,哪怕再过一年,想要搞到500亩工业用地,那都难如登天。

    现在搞到手,那未来就能省掉很多不必要的麻烦。

    起码,自己的地盘,自己能够做主。

    他随即将脑袋凑到薛洪昌耳边,如同恶魔蛊惑一般说道:

    “薛书记,我们要不要打个赌?”

    “就赌我拿到1000亩土地,能够给寒山寺区带来几十上百亿的gdp,几万个就业岗位。”

    “怎么样?”

    “难道,薛书记不喜欢所有姑苏人叫你薛书记吗?”

    “我自然想!”薛洪昌拍开林易的手,抬起眼看向面前这个年轻人。

    年轻人身形很高,算得上是一个英俊后生。

    在他看过去的时候,这年轻人毫不避讳地和他对视。

    很有胆气。

    和林易对视了几分钟,薛洪昌用手指指着自己脑门,轻声说道:

    “我今年48了。”

    “够了!”林易右手做了一个ok的动作:

    “48岁,本命年,正是当打的年纪。”

    “10年之后你也才58岁,60岁退休,还有12年时间。”

    “我能保证你成绩足够,至于人缘,那得你自己去解决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,你敢赌吗?”

    这一句话过后,周天明背过身去,假装看不到这两个人,也听不到这两个人的话。

    他背过身去,导致薛洪昌想找个人问一句,却又发现找不到人。

    他沉默了好一会儿,才话语坚定地向林易说道:

    “工作的时候记得称呼职务,叫我薛书记!”

    本章完